再谈远程在线考试防作弊

 

 

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,所有人都认为疫情终将过去,生活工作还将继续,但几个月过去,疫情持续恶化,高校老师才发现本来应该进行的考试工作也无法正常开展。

 

2021年,国内疫情好转,各大高校复学复课,生活学习逐渐进入正轨,让人没想到的是,进入2022年,疫情再度来袭,而且这波疫情时间长,覆盖面广,影响大,对高校的考务工作人员触动最为深刻——远程在线考试,不上不行

 

2020年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在线考试防作弊的推文,时隔两年,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数百场规模不等的远程在线考试,现在对这种考试方式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尤其是远程在线考试中的考试防作弊,这是一个无论是考务管理人员、任课老师,还是学生都会提及的一个高频敏感词汇。

 

 

两年来,我接触过的考试平台防作弊功能无非以下几类:

 

 

第一类是内容防作弊功能。

 

包括一场考试采用多套试卷,学生可以随机抽取试题或试卷,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完全相同的试卷互相抄袭;还有试题乱序,选项乱序可以避免学生互相抄袭答案,这些都是为防止学生互相抄袭所做的内容处理。

 

第二类就是技术防作弊手段。

 

这类比较常见的是人脸识别,随机抓拍,这种技术手段可有效杜绝替考行为的发生;再比如考试时锁定答题界面,可避免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试题信息或同学间互相传递试题答案,再比如记录切屏次数,通过切屏次数和时长判断学生是否作弊等等。

 

第三类是音视频监控。

 

通过考试设备的摄像头和麦克风采集考试现场的环境情况,防止其他人员提示和协助完成考试。

 

 

当然,在众多的防作弊功能里,有些确实是有效的,比如随机抓拍,这个功能确实有效杜绝了替考事件的发生,还有一场考试采用多套试卷和选项乱序,这也有效杜绝了学生间的互相抄袭;还有抓取考试现场的音视频,这在一定程度也可以保证考试现场环境的安全。

 

但是,在五花八门的考试平台里,也不乏一些华而不实的防作弊功能,这些功能看似高科技,被平台方描述的无所不能,而在实际场景却毫无价值,不仅会给考试的流畅性带来压力,而且有时还会引起考试纠纷,给考务工作人员造成困扰。

 

所以,对于远程在线考试防作弊功能的选择,简单、直接、实用是最基本的原则。

 

对于远程在线考试防作弊,教育部还是看得最透彻。

 

2022年4月1日,教育部联合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五部委联合发布教高〔2022〕1号文《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》,提出“严格考核评价管理,根据课程教学实际,严格学习过程和考试监管,在考试中通过人脸识别、双机位等技术手段强化考试监督。”

 

“人脸识别、双机位”这才是远程在线考试防作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,尤其是“双机位”,甚至比现场监考还有效,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全程录像,通过无限回放分析你的作弊行为,这种条件下,学生还敢作弊吗?

 

还是那句话: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没有绝对的防作弊,真正的防作弊还是需要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学生素质去解决。

 

最后,远程在线考试的是一个系统工程,它的顺利实施绝不仅仅是一个稳定安全的考试平台就能完成的,他还需要一些优秀的考务管理人员和辛勤工作的一线老师共同努力,去不断地摸索和推进。

时间:2022-05-26
首页    新闻公告    再谈远程在线考试防作弊